|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法院概况新闻中心司法公开诉讼指南法学园地法苑文化人民陪审专题报道民意沟通预算公开决算公开视频在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年“三争”晋先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之四太保法庭开展为群众“解难题、送温暖“活动””

发布时间:2021-04-29 15:18:20


    太保法庭干警不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全过程,还始终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整个法庭的工作中。不仅是在民事案件的办理上、还是人民群众提出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太保法庭干警都切实为民考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做耐心暖心、服务群众的法院工作者。 一、诉前调解化纠纷。一天阴沉的天空飘着雨和雪花,太保法庭的干警们结束上午的庭审,吃过午饭正准备休息一会。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推开了太保法庭的大门,老人声泪俱下的描述:老人是太保镇七一村的村民,与儿子、儿媳共同居住在同一住房内,但已分家另过,最近由于家庭琐事儿子、儿媳将老人赶出家门,现在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听到这法庭工作人员赶紧为老人买来面包火腿肠等食物,同时与七一村李书记取得联系了解基本情况,李书记说他家的矛盾挺深,村里解决不了,派出所已经出警多次,因属家庭矛盾只是进行教育。为全面了解情况太保法庭法官当即与村委会、派出所联系,马上共同到村委会进行诉前调解。经了解老人还有两个女儿,法官逐一打电话了解情况,可是老人的儿子、儿媳不接电话,法官在村委会人员的陪同下冒着雨雪走了大半个村子才找到,到村委会后儿子、儿媳情绪非常激动,尤其是儿媳根本不听任何人解释,调解陷入僵局,好在老人的两个女儿都在,大女儿同意抚养老人,小女儿同意拿赡养费,儿子也表示会赡养老人,调解也算成功一半。希望女儿的孝心能化解老人心中的阴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风能吹开老人儿子、儿媳心中的壁垒。 二、诉中送达解困惑。4月虽是春暖花开季,但东北的天气仍有寒意,太保法庭干警的工作热情不减。太保人民法庭辖区群众大多都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或没有,法律意识更是不强,个别当事人还对法庭存在抵触情绪,给案件的办理确实带来不小困难,简单的送达有时都会遇到阻碍。太保法庭的干警就利用送达的时机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消除顾虑。27日太保法庭干警与案件被告联系得知被告身体有病,不方便来法庭,并且对原告的起诉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28日法庭干警走村屯、窜小巷,来到当事人家中进行送达,开始时当事人情绪激动不愿接收法律文书,经过办案法官的耐心讲解,向其释明送达的含义,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并接收法律文书,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在看到当事人家中的生活现状十分困难,每月只能靠低保费维持生活,而且当事人年近70岁,不懂法律常识,出庭应诉非常困难的情况后,法庭干警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三、为人民服务,细微之处见真情。太保法庭地处偏远,经常有农民、百姓咨询法律问题,法庭工作人员为前来咨询的农民群众提供帮助,为其答疑解惑,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就在他们身边,更好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群众的赞赏和肯定。

为了方便群众,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在案件办理中,办案法官走进社区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化解矛盾。


全心全意以人民为中心,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扎实开展好,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提升人民满意度是太保法庭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太保法庭将持续狠抓行动落实,帮助群众解决难题,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树立人民法院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