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法院概况新闻中心司法公开诉讼指南法学园地法苑文化人民陪审专题报道民意沟通预算公开决算公开视频在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年“三争”晋先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四方台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维

发布时间:2017-11-17 15:36:18


    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气势宏大、催人奋进,通过深入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和领会了十九大报告作为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重要地位,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和前进的力量,我深刻体会到,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人民法院在新征程中应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职能

    人民法院要完成好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核心就是抓好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在严格依法办理案件中坚持公平公正。要努力实现司法宗旨,将“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神基础上,践行为民司法、惠民司法、和谐司法,不断拓宽服务民生、方便诉讼的渠道办法,积极探索总结服务民生和符合法律精神有机统一的新措施、新经验,力争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牢牢把握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题,准确理解把握能动司法,在坚持依法办案基础上,做好服务大局工作,不断改进办案效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供及时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要严格依法办案。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的手段,就是通过依法裁判,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切实化解矛盾,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稳定。人民法院的首要职责就是按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要求,力求准确地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平公正进行裁判,实现立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办理刑事、民事、行政还是执行案件,都要严格依照法律、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既要遵守实体法,也要遵守程序法,确保办理每件案件都经受住法律和历史检验。要勇于攻坚克难破解难题。抓住庭审、裁判等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提高司法办案基本技能。对执行难等老大难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主动执行的基础上,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切实兑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要拓宽视野,从科学立法、诚信体系建设等外部机制入手,从源头上解决难题。

    人民法院要完成好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还要坚持做到严以用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执行者、捍卫者和建设者,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和使命。司法裁判权事关重大,它关系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党和人民执好司法权,是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的保证。做好执法办案,每一位法官和工作人员都要做到严以用权。严以用权,对于我们法院而言,就是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客观地去审理执行案件。

    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要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进一步强化忠诚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特别是在“坚持党对政法工作领导”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党规党纪作为从政之绳、用权之纲、人生之镜。三是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坚持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自觉把言行置于党纪的约束和规范之中。四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领导, 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筑严思想防线。要正确对待权力,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加强世界观改造,进一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要实实在在谋事创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用党内的规矩、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面对各种诱惑不动心、不浮躁、不攀比、不侥幸,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高尚精神追求。

    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法院必须深入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公开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实基础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坚强保障。推进司法公开,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司法公正、实现司法廉洁的必然要求,不仅方便群众了解法院审判活动,也有利于树立法院公信和司法权威。要按照上级法院关于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要求,根据“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规定,全面加强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大幅度增加上网裁判文书和庭审直播数量,方便群众了解法院审判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司法、接近司法,从而使人民法院的公正性、公信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关闭窗口